在地質災害的早期階段,很多災害迹象並不顯著,普通探測儀器難以察覺,這使得人們容易忽視潛在風險。結果,地質災害常常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降臨,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損失。而地質雷達因爲高精度和強大的抗幹擾能力,即使是細微的地質變化也能精准探測,所以在地質災害調查中具有獨特優勢。
地质雷达主要用于查明地下物质分布情况,其发展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它最大的长处在于探测效率高,不会对探测目标造成任何破坏,分辨率极高,抗干扰性能也十分出色。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地质雷达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持续拓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效果尤其显著。
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基于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中心频率在 12.5 - 1200M 之间、脉冲宽度为 0.1ns 的信号。当信号在岩层中传播遇到探测目标时,就会产生反射。接收机同时接收直达信号和反射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直接在示波器上显示。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示波器上是否有反射信号,就能判断该区域是否存在探测目标。一旦确定存在反射目标,還可以根據反射信號到達接收機的時間以及探測目標所需的反射波速度,較爲准確地估算出目標的距離。由于地質雷達使用高頻電磁波,抗幹擾能力遠超普通探測儀器,這使得它在各類複雜環境下都能穩定工作,應用範圍也更加廣泛,成爲地質災害調查等衆多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地質雷達探測儀,采用主機和天線一體化設計,體積小巧、重量輕盈、功耗低,在狹窄施工現場或野外作業都能高效開展工作。主機與電腦無線連接,操作不受線纜限制,工作人員操作更自由,工作靈活性大幅提升。設備能實時采集與顯示數據,搭配簡潔直觀的軟件界面,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及時獲取並處理關鍵數據。它有多頻段天線可選,可根據不同探測需求和複雜地質條件靈活適配,應用範圍廣泛。分析軟件操作簡便,卻能保證結果判讀准確,有力保障探測精度與定位精准度。內置超大容量電池,續航持久,滿足野外長時間連續作業需求。其人體工學結構設計堅固耐用、操作簡便,適應野外移動工作,讓工作人員保持高效。
推薦閱讀:城市路燈常用什麽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