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霧霾”頻繁出現在新聞媒體報道以及大衆口中。由于工業生産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汙染物質,汙染大氣,天空出現灰蒙蒙一片的樣子,人們不得不戴上口罩出行。其實,霧霾並不只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問題,早在20世紀,西方國家就經過了慘重的教訓。
曆史上的霧霾災害
英國
英國是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蒸汽机排放出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碳,几年后空气污染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1873年,一场灰色的雾霾席卷英國。根据统计,在1879-1880年的冬天,有3000人死于雾霾。
此後在1952年,災難再次降臨。由于冬季居民大量燃煤,爆發了嚴重的霧霾災害。這就是著名的倫敦煙霧事件,根據統計,在此次霧霾災害中,大約有10萬倫敦市民患上了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比利時
1930年,比利時马斯河谷爆发了一场雾霾灾害,马斯河谷聚集了一系列煤炭、重金属加工等重工业。1930年12月,大部分地区被浓雾掩盖,两天内就有63位居民因空气污染死亡。
巴西
1980的庫巴唐俨然是一座擁有10萬多人口的大城市,鋼鐵、化肥産業繁榮,然而當地的嬰兒死亡率居高不下,一度被認爲是死亡之谷。
美國
20世紀汽車産業繁榮,燃煤帶來的汙染沒有解決之際又出現了新的汙染源——汽車尾氣。此時普遍使用含鉛的汽油,導致鉛中毒率高。1940年,洛杉矶已經有250多萬輛汽車,再加上地形因素導致的空氣流動緩慢,很容易集聚化學煙霧。1943年,洛杉矶上空漂浮著藍色的煙霧,氣味刺鼻。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學汙染事件。
圖片來自pixabay